为什么软件产品选择开源?
分发渠道:开源作为一种有效的分发渠道,能够利用GitHub等平台庞大的用户基数,不仅吸引开发者,还吸引跨学科的用户,形成更为活跃的社区。这种广泛的参与能够加速产品的传播和接受度。
商业模式:我们的商业模式是freemium,通过开源实现更好的增值服务。开源让用户能够免费使用基本功能,同时在云端提供增值服务,推动用户转化为付费客户。
社区力量:开源能够吸引开发者和用户积极参与,促进功能的快速迭代和bug的快速修复。Affine希望依赖开源社区发展插件生态,因为通用办公软件的成功需要社区的共建和共同创新。
透明性与信任:与闭源软件相比,开源生态能够建立更强的信任感,尤其是对于初创公司。用户能够查看和审查代码,确保软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,尤其在涉及敏感数据时更为重要。
本地优先:Affine强调“local first”的理念,我们相信数据的本地存储和处理可以提高用户的控制权和隐私保护。开源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实施这一理念,并与用户共同构建信任关系。
AI时代开源和之前有没有不同?
AI时代的开源确实为像AFFiNE这样的项目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,与传统开源模式相比,存在一些显著差异:
功能整合与智能化:
之前: 开源项目主要侧重于提供基础功能、框架或工具,用户在此基础上进行构建或使用。
AI时代(对AFFiNE): AFFiNE不仅仅是提供一个知识库或协作平台的基础。AI技术的融入,例如智能内容建议、自动化整理、自然语言交互、数据洞察等,可以极大地增强核心功能。这使得开源项目本身就可能包含复杂的智能模块,而不仅仅是代码框架。这对AFFiNE来说,意味着需要整合和维护AI模型,这在传统开源办公软件中不常见。
数据依赖与隐私考量(尤其结合"Local First"):
之前: 开源软件对数据的依赖相对较小,主要处理用户明确输入的数据。
AI时代(对AFFiNE): AI功能(特别是需要训练或优化的模型)通常依赖大量数据。这对AFFiNE的“Local First”理念提出了新的挑战。如何在本地优先的前提下,有效利用AI能力?是完全在本地运行模型(对设备性能要求高,模型能力可能受限),还是需要云端AI服务(如何保障用户数据隐私和控制权)?这需要在数据处理、模型部署和用户信任之间做更复杂的权衡,这是以往开源项目较少面对的问题。
社区构成与技能要求:
之前: 开源社区主要由软件开发者、设计师、文档贡献者等组成。
AI时代(对AFFiNE): 除了传统贡献者,AFFiNE的社区可能还需要吸引AI研究人员、数据科学家、模型训练专家等。这使得社区的技能组合更加多样化,但也可能带来沟通和协作上的新挑战。例如,如何让不同背景的贡献者有效协作开发和优化AI功能。
商业模式与增值服务:
之前: 开源项目的商业化通常围绕支持、托管服务、高级功能(非AI)等。
AI时代(对AFFiNE): AI能力本身成为了重要的商业化方向。AFFiNE可以在开源核心功能之外,提供更强大的、需要大量计算资源或专有模型的AI功能作为云端增值服务。这为Freemium模式提供了新的、更具吸引力的付费点,但也需要更小心地平衡开源核心价值与付费AI功能,避免社区认为核心体验被削弱。
开源社区运营、商业化等有没有踩过什么大坑?
功能与商业化平衡
设计开源功能时,需在满足用户需求和实现商业化目标之间找到平衡,防止社区对商业化产生抵触情绪。清晰划分哪些功能属于核心开源部分,确保开源版本具有足够吸引力;同时,将增值服务设计成附加选项,为用户提供额外价值,促进商业转化。
Aha Moment的把握
识别用户体验产品核心价值的关键时刻(Aha Moment),以便有效引导用户转化为付费客户。通过用户行为分析和数据跟踪,优化用户旅程设计,在关键节点提供精准支持和引导,提升用户体验和付费转化率。
开源软件产品如何管理用户需求?(开源社区收集到的海量需求中,如何判断优先级?)
首先,在现阶段的大环境里面,创业团队其实没有什么选择。所以的需求都应该是为增长服务的,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营收。
在这样的大前提下,团队会有 p0 级别的需求,这些需求是来自团队自身的思考,而不只是用户需求。用户需求在这里扮演的是样本的角色。参与决策的产品需要去浏览这些需求,理解宏观上的用户需求,不过宏观上的需求不会成为具体指导每个迭代的微观目标。
其次,除了 p0 的需求,社区反馈的需求就会很直接的参与进来。如何判断优先级或者做还是不做,其实很简单。AFFiNE 是一个 PLG 驱动增长的产品,而 PLG 其实就意外着,这个产品要做 c 端,同时 b 端能够自主完成付费流程。我们团队会做两个判断。1. 他是一个 c 端需要的功能还是 b 端需要的功能,或者两者都是需要的?2. 思考 2-8 定律。他是 20% 的用户需要的,还是 80% 的用户需要的? 我们优先做对 toB / toC 都有意义的,80% 用户需要的功能。
最后,就是开源软件同时会有一些关于品牌认知的需求,需要考虑。他往往在 p1 和 p2 之间,这些需求我们会考虑做一些,但不会完全做。最典型的就是对各种 linux 发行版本的支持。